宝钢4#高炉是国内21世纪自行设计、制造,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首座******型的高炉,高炉设计容积为4800m3。这一任务由武冶冶金设备研究所承担,本人有幸参加建设并担任高炉炉壳工厂制造焊接责任工程师。本文就宝钢4#高炉炉壳用钢及采用的焊接方法、焊接材料;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;焊接工艺评定项目;焊接工艺规程;焊接检验;高炉炉壳工厂制造各部位采用的焊接方法进行了阐述。 关键词:宝钢四号高炉;高炉炉壳;工厂制造;焊接技术施工方案
1 工程简介
宝钢4#高炉工程,高炉设计容积为4800m3。高炉炉壳用钢为BB503低合金高强钢,板厚为50~ 100mm,炉底板为δ=25mm的Q235C,风口法兰材质为ZG35;高炉炉壳用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见表1~表4。
2 采用的焊接方法、焊接材料
2.1 丝极电渣焊(KES)
a、电渣焊焊丝采用H08MnMoA Φ2.4mm;
b、电渣焊焊剂采用HJ431(干粉状)。
2.2 熔嘴电渣焊(SES)
a、熔嘴采用焊条:管DZ-1/XTH.SES-1X
Φ12mm×4mm;
b、电渣焊焊丝采用H08MnMoA Φ2.4mm;
c、电渣焊焊剂采用HJ431(干粉状)。
2.3 手工电弧焊及半自动CO2气体保护焊
a、焊条采用:E5015 Φ4.0mm Φ5.0mm;
b、焊丝采用:KFX 712C Φ1.2mm;
或者ER50-6 Φ1.2mm。
2.4 埋弧自动焊
a、焊剂采用:HJ431;
b、焊丝采用:H08MnA Φ4.0mm。
3 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
3.1 《宝钢4#高炉工程炉体系统高炉炉壳设计图总说明》;
3.2 《宝钢4#高炉工程炉体系统高炉炉壳分块总图》;
3.3 《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》(JB4708 -2000);
3.4 《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》(JB4709 -2000);
3.5 《压力容器无损检测》(JB4730-1994)。
4 焊接工艺评定项目
根据JB4708-2000《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》标准及母材材质和板厚,对同种母材及异种母材做焊接工艺评定试验,宝钢4#高炉工程炉体系统,高炉炉壳工厂制造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共做9项,如表5。
5 焊接工艺规程
5.1 手工电弧焊平、立、横焊
5.1.1 焊前准备
a、将焊条E5015进行烘焙,烘焙温度为350 ~380℃,时间为2h,然后冷却至150℃保温;
b、焊接时将焊条放置在保温筒内,随用随取;
c、组装前,必须将坡口及其两侧30~50mm 范围内进行彻底打磨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;
d、定位焊采用火焰预热,预热温度100~ 120℃;
e、预热 板厚δ>65mm时,焊接用电热片预热且温度≥150℃;δ≤65mm时,预热温度≥120℃。范围为钢板两侧各3倍板厚,且≥100mm。
5.1.2 焊接顺序
采用Φ3.2mm、Φ4.0mm的焊条打底,Φ4.0mm、Φ5.0mm的焊条填充、盖面焊。先将大面坡口焊完2/3后,反面清根焊满,然后将大面坡口剩余的1/3焊满。
5.1.3 焊接规范参数(见表6)
5.2 CO2气体保护焊平、立、横焊
5.2.1 焊前准备
a、组装前,必须将坡口及其两侧30~50mm 范围内进行彻底打磨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;
b、定位焊采用火焰预热,预热温度100~ 20℃;
c、预热 板厚δ>65mm时,焊接用电热片预热且温度≥150℃;δ≤65mm时,预热温度≥120℃。范围为钢板两侧各3倍板厚,且≥100mm。
5.2.2 焊接顺序
高炉炉壳采用KFX712C Φ1.2mm或ER50-6 Φ1.2mm焊丝打底、填充、盖面焊。先将大面坡口焊完2/3后,反面清根焊满,然后将大面坡口剩余的1/3焊满。
5.2.3 焊接规范参数(见表7)
5.3 埋弧自动焊
5.3.1 焊前准备
a、将焊剂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,烘焙温度为200~250℃,时间为1~2h,然后保温;
b、组装前,必须将坡口及其两侧50mm范围内进行彻底打磨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;
c、定位焊采用火焰预热,预热温度100~ 120℃。
5.3.2 焊接顺序
采用H08MnA Φ4.0mm的焊丝、焊剂HJ431 打底、填充、盖面焊。先将大面坡口焊完2/3后, 反面清根焊满,然后将大面坡口剩余的1/3焊满。
5.3.3 焊接规范参数(见表8)
5.4 KES电渣焊
5.4.1 焊前准备
a、将焊剂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;
b、将点固焊用的焊条按要求烘焙好后,放置在保温筒内,随用随取;
c、组装前,必须将坡口及其两侧60~80mm 范围内进行彻底打磨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;
d、装配后检查坡口尺寸,错边≤3mm,以免电渣焊时滑块跑渣;间隙保证3.5~4mm。
e、定位焊采用火焰预热,预热温度100~ 120℃;
f、定位焊长100mm,间隙200mm,焊道要薄而平滑,以免电渣焊丝与之短路;
g、电渣焊的引弧板、熄弧板尺寸为80mm×150mm,坡口与相应的立缝相同,材质和板厚与母材相同;
h、在后焊侧装焊门型马;
i、点焊焊机导轨。
5.4.2 焊接顺序
正面一次焊满后,反面清根、清理、打磨,然后一次将反面焊满。
5.4.3 焊接规范参数(见表9)
5.5 SES电渣焊
5.5.1 焊前准备
a、将焊剂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;
b、将点固焊用的焊条按要求烘焙好后,放置在保温筒内,随用随取;
c、组装前,必须将坡口及其两侧60~80mm 范围内进行彻底打磨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;
d、装配后检查坡口尺寸,错边≤3mm,以免电渣焊时滑块跑渣;间隙保证3.5~4mm。
e、定位焊采用火焰预热,预热温度100~120℃;
f、定位焊长100mm,间隙200mm,焊道要薄而平滑,以免电渣焊丝与之短路;
g、电渣焊的引弧板、熄弧板尺寸为80mm×150mm,坡口与相应的立缝相同,材质和板厚与母材相同;
h、在后焊侧装焊门型马;
i、点焊焊机导轨;
j、管焊条内壁除锈和烘干。
①内壁除锈:将管焊条固定在工作平台上,然后将一根Φ2.4mm的焊丝插入管焊条内孔,往返摩擦移动并转动,使内壁各部位均得以彻底除锈。每根焊条除锈时间≥15min。
②烘干:先在管焊条内插入热电偶测温装置,然后两端通电加热,烘干温度120℃,时间1h。
5.5.2 焊接顺序
正面一次焊满后,反面清根、清理、打磨,然后一次将反面焊满。
5.5.3 焊接规范参数(见表10)
6 焊接检验
6.1 焊接完毕,24h后进行外观检验,外观检验执行GB50205-2000。
6.2 外观执行一级标准,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、咬边、焊瘤、气孔、弧坑、未焊透等缺陷。
6.3 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超声波探伤(UT)检查和射线探伤(RT)检查。
6.4 探伤执行标准JB4730-1994,RT Ⅱ级合格,UT Ⅰ级合格。
7 高炉炉壳工厂加工制造各部位采用的焊接方法
7.1 炉壳2段、3段纵、环缝;4段、5段、7段、8~17段、19段、20段纵缝采用丝极电渣焊(KES)。
7.2 炉壳6段(风口段)、18段(过渡圆)纵缝采用熔嘴电渣焊(SES)。
7.3 炉壳6段(风口段)与风口法兰、炉底环板与炉壳2段、炉顶法兰与炉壳20段、出铁口框与炉壳4段角焊缝;炉壳19段与20段环缝采用手工电弧焊。
7.4 炉顶法兰、炉底板、炉底环板对接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。
|